珠海新澳门酒业,湾区酿造的醇香传奇 珠海新澳门酒业

admin 8小时前 3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版图上,珠海与澳门这对"双子城"始终是经济与文化交融的典范,而在这片热土上,一家以"新澳门"命名的酒业企业——珠海新澳门酒业有限公司,正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创新基因,书写着中国酒类产业的湾区故事,从横琴深合区的政策高地到澳门老街的烟火气息,从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到国际市场的开拓,这家企业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地方品牌到湾区名片的华丽蜕变。

珠海新澳门酒业,湾区酿造的醇香传奇 珠海新澳门酒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湾区机遇下的"双城酒业基因"

珠海新澳门酒业的诞生,深深植根于珠澳融合的历史进程,2018年,随着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的出台,澳门青年企业家陈启明敏锐捕捉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政策红利,他联合珠海本土酿酒世家传人方建辉,在珠海保税区创立了这家兼具"澳门基因"与"珠海血脉"的现代化酒企,企业选址极具战略眼光:距离横琴口岸仅8公里,距澳门国际机场车程15分钟,完美衔接内地供应链与澳门国际化窗口。

企业创立初期便确立了"一核双翼"战略:以传统白酒酿造为核心,同时发展葡式葡萄酒与精酿啤酒两大特色品类,这种产品布局既传承了澳门四百余年的酿酒文化——从明清时期妈阁庙旁的酿酒作坊,到20世纪澳门土生葡人独创的"澳门烧酒";又融入了珠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创新精神,首款产品"濠江情"系列白酒,采用澳门古法酒曲与珠海西区优质糯米,上市当年即斩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银奖。


科技赋能下的传统工艺革新

在斗门区占地200亩的智能化生产基地,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科技实现完美交融,发酵车间内,368个陶坛在恒温恒湿环境中静静陈化,这些传承自澳门老酒厂的紫砂陶坛,其微孔结构能使酒体与空气缓慢交换,赋予基酒独特醇香,而在灌装线上,德国克朗斯全自动生产线正以每小时12000瓶的速度精准作业,每瓶酒都要经过光谱检测仪78项指标的严格把关。

技术总监李文博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,开创性地将澳门土生葡人传统酿酒技艺系统化、数据化。"我们破解了澳门烧酒'三蒸三酿'工艺的微生物密码,分离出12种特有菌株。"这项突破不仅让传统工艺实现标准化生产,更使出酒率提升18%,酒体酯类物质含量增加27%,2022年,企业建成大湾区首个酒类微生物基因库,储存着珠澳两地特有酿酒微生物菌株超过2000种。


文化交融中的品牌价值塑造

走进澳门大三巴牌坊旁的品牌体验馆,游客可以直观感受珠澳酒文化的深度交融,展馆设计以"水与火的交响"为主题:波浪形展台象征珠江入海口,火焰造型灯饰暗喻酿酒蒸馏,多媒体装置再现了19世纪澳门码头酒商云集的盛景,这里不仅是产品展销空间,更成为澳门"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路线"的重要节点,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。

企业深谙文化营销之道:连续五年冠名澳门国际龙舟赛,将定制版"龙舟酒"打造为赛事文化符号;与珠海博物馆合作推出"香山古酿"文创系列,复刻晚清珠海酿酒配方;更跨界携手澳门科技大学的葡语国家研究院,开发出融合巴西甘蔗酒与珠海桂花的创新鸡尾酒基酒,这种"传统与现代""本土与国际"的双向文化叙事,使品牌在Z世代消费者中收获大量拥趸。


双循环格局下的市场突破

在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全球运营中心,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销售数据:内地市场占比65%,澳门及葡语国家市场25%,其他国际市场10%,这种市场结构正是企业"立足湾区、辐射全球"战略的生动体现,通过澳门中葡平台,企业产品已进入安哥拉、莫桑比克等7个葡语国家市场;依托港珠澳大桥物流通道,实现"珠海生产、澳门清关、香港中转"的72小时全球达服务。

2023年,企业启动"千城万店"计划,在内地重点城市开设品牌体验店,广州珠江新城旗舰店创新采用"酒+茶+咖"三栖业态,白天是文化沙龙空间,晚间变身葡韵酒吧,这种场景化营销收效显著,单店月均销售额突破200万元,在数字化转型方面,企业自主研发的"醉美湾区"APP已积累300万用户,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原料溯源到消费终端的全流程可视化。


向未来:打造国际酒业新地标

站在新十年的起点,珠海新澳门酒业正朝着更具雄心的目标迈进,投资5亿元的横琴研发中心即将动工,这里将汇集全球顶尖酿酒师与食品科学家,重点攻关低度健康酒饮、定制化风味酒体等前沿领域,与澳门大学共建的"中国-葡语国家酒类创新实验室",致力于开发适合热带气候的耐高温酵母菌株。

在可持续发展方面,企业率先实施"零碳酒厂"计划:光伏发电系统满足生产用电的40%,酿酒废料100%转化为有机肥料反哺珠海农田,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产业带动效应:在珠海斗门区,已形成以新澳门酒业为核心的酿酒产业集群,涵盖玻璃瓶生产、包装设计、物流运输等配套企业32家,年产值超30亿元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