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酃酒香 匠心酿新篇—湖南省酃酒酒业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湖南省酃酒酒业

admin 4周前 (03-31) 16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酃酒:千年贡酒的文化密码

在湘江与耒水交汇处的衡阳盆地,有一汪清泉滋养着中国最古老的酒文化基因,湖南省酃酒酒业有限公司守护的酃酒酿造技艺,可追溯至东汉《后汉书》中"酃湖周回三里,取湖水为酒,酒极甘美"的记载,这种以地名命名的琼浆玉液,曾作为皇家贡品延续千年,在《齐民要术》中被贾思勰誉为"九酝古法"的典范。

千年酃酒香 匠心酿新篇—湖南省酃酒酒业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湖南省酃酒酒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酃湖特有的紫页岩地质构造,孕育出富含矿物质的深层地下水,与当地特产的"三寸粒"糯米形成完美配比,据湖南省酒业协会检测,酃酒中天然含有18种氨基酸和锌、硒等微量元素,其独特的"三次糖化、四次发酵"工艺,使得酒体在自然陈化过程中产生400余种风味物质,这种天人合一的酿造哲学,让酃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斩获金奖,成为最早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国传统酒品。


古法新传:工匠精神的现代演绎

走进酃酒酒业的非遗工坊,72岁的国家级酿酒大师王振华正指导徒弟们进行"看花摘酒"的关键工序,蒸熟的糯米在杉木甑中经历28天的自然发酵,老师傅们凭借竹篾筛的震动频率判断酒醅成熟度,这种传承千年的经验科学,至今仍是现代仪器无法替代的技艺精粹。

企业投资建设的万吨级生态酒库中,3万口宜兴紫陶酒坛整齐排列,这些具有微孔呼吸功能的陶坛,使原酒在湘南特有的温湿交替环境中缓慢熟成,技术总监李伟介绍:"我们建立了风味物质数据库,通过气相色谱分析,确保每批基酒陈化三年后酯类含量稳定在2.8-3.5g/L的黄金区间。"

在坚守古法的同时,酃酒酒业建成湖南首个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其研发的低温膜过滤技术,既保留了活性益生菌,又将保质期延长至36个月;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培育的"酃糯1号"专用稻种,亩产提升40%的同时支链淀粉含量达98.6%,为产品品质奠定物质基础。


守正创新:传统品牌的年轻化突围

面对Z世代消费群体的崛起,酃酒酒业启动"青春计划",其推出的"酃酒·东方酃宴"系列,将传统陶坛改为300ml磨砂玻璃瓶,配合国潮插画设计,在电商平台创下首月10万瓶的销售纪录,更令人瞩目的是12度微醺气泡酒,通过添加柑橘花蜜和冰酒工艺,成功打入新式茶饮渠道。

企业数字化中心的数据大屏实时跳动着消费画像:85后用户占比达62%,复购率38.7%,长三角地区销售额年增长213%,营销总监陈敏透露:"我们与《国家宝藏》IP联名推出的'酃酒十二时辰'礼盒,通过AR技术实现酒器文物三维互动,带动品牌百度指数飙升470%。"

在文化体验层面,投资1.2亿元打造的酃酒文化博览园,将酿酒工坊、宋代酒肆实景、沉浸式光影剧场有机融合,游客可以亲手参与"封坛仪式",体验智能酒柜的个性化定制服务,这种"可带走的湖湘记忆"年接待量突破50万人次。


全链升级:产业振兴的酃酒样本

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,酃酒酒业构建起"企业+合作社+农户"的产业共同体,在衡南县建立的5万亩绿色糯米基地,通过订单农业保障3800户农民年均增收2.4万元,其独创的"稻鱼鸭共生系统",使化肥使用量减少60%,入选农业农村部生态农业典型案例。

在智能制造领域,投资3.6亿元的智慧工厂即将投产,这座采用工业4.0标准的酿造基地,通过5G物联网实现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程追溯,特别设计的柔性生产线,既能日产10万瓶标准化产品,也可承接私人订制的小批量生产,完美平衡规模与个性需求。

质量管控体系更是严苛到极致:从稻谷的217项农残检测,到成品酒的586项质量指标,建立超过欧盟标准的"酃酒法典",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执着,使得企业连续三年获得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赛大金奖,产品出口至23个国家和地区。


向新而行:千年品牌的世纪跨越

站在"十四五"新起点,酃酒酒业正谋划更具雄心的战略布局,与江南大学共建的中国黄酒研究院,聚焦功能因子提取、风味图谱构建等前沿课题;投资5亿元的中央厨房项目,开发出酒糟面膜、醒酒含片等20余种衍生产品,实现产业链价值倍增。

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,企业建成全国黄酒行业首个"零碳工厂",酒糟沼气发电系统年减排二氧化碳1.2万吨,蒸馏余热回收装置节能率达40%,包装材料100%可降解,这种绿色转型不仅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可,更带来每年3000万元的环保收益。

面对国际市场的开拓,酃酒酒业在RCEP框架下建立东南亚运营中心,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开发的"酃酒三十六技"品鉴体系,通过故事化营销破解文化隔阂,在东京食品展上,融入抹茶风味的限定款产品引发抢购热潮,单日签约金额突破800万美元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